奥帝兹 Audeze LCDi3 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机测评报告
Soomal 于 2020.03.31 21:47:20 | 源自:www.soomal.com | 版权:原创 | 平均/总评分:09.23/120

奥帝兹 LCDi3耳机大概发布于2019年,耳机的名字看起来与旗舰LCDi4更像,而定位却没有放到官网的“旗舰”分类中,而是与iSine10、20等耳机放到了一起。LCDi3一套搭配蓝牙转接线、Lightning转接线官方定价899美元,实际国内售价6600元人民币左右。这与LCDi4官方定价2495美元差距巨大,但也比iSine10的349美元高出了许多[iSine20已停产停售]。LCDi3处于iSine和LCDi4之间的定位想必是没错的,但由于其间的空间太大,LCDi3到底是什么水平?我们也很好奇啊。感谢网友提供送测样机。

    • 样机来源:网友送测
      样机类型:市售量产版
      是否商业关系:否

    外观与佩戴:我们先来看看LCDi3耳机的配置和一些主要技术和指标的官方介绍。LCDi3包装和iSine以及LCDi4包装类似,都是很厚实的亚克力外壳,搭配一个小的收纳包的形式。只不过,只有LCDi4使用的是全真皮+植绒内衬小包,而iSine和LCDi3使用的都是尼龙搭配真皮修饰边沿的收纳包,其实也算很精致了,但由于配件多,总觉的塞不下倒是真的。

  • LCDi3耳机的外观与配置和之前的iSine10类似,一根扁平的3.5mm转接线,而LCDi4使用的是看起来比较发烧的白色编织线。LCDi3还标配了一根Lightning线和一根蓝牙转接线,我们打算以后专门单独写一篇测评文章。

  • 耳机佩戴方式和外观形状和之前基本没有差别。这里重新解答一下关于它佩戴是否稳定的疑问,首先奥帝兹的这种耳机设计还是有点意思,它的入耳部分耳塞头上有一些纹路,增加摩擦力,其实我们个人使用如果在家坐着听,不怎么移动,这已经足够稳定了。当然,它还搭配了两套耳翼,可以选择使用,所以佩戴稳定性问题不大,尤其是稍微习惯以后,完全不会觉得有问题。

    耳机使用了2pin的连接线可换线设计,这次使用怎么突然觉得奥帝兹的这个插拔还是有些偏松了,赶紧试了一下之前的iSine10,可能碰巧LCDi3的一侧声道的连接线确实偏松了一些。而LCDi4使用的是MMCX的接口。

    主要技术:LCDi3的定位其实从官方的分类可以看出,它与iSine放到一起,高品质的入耳式平板耳机,而不是旗舰。从几项奥帝兹平板入耳式耳机和平板振膜技术可以看出LCDi3的定位。首先,平面振膜自然是没有问题,而且正如我们看到耳机外形是比较特别的六边形一样,振膜也是类似非对称形状的。第二,磁体,Fluxor™ magnet array,N50级别钕磁铁,Fluxor是奥帝兹专利技术的注册商标。第三,振膜与印刷电路。平板振膜是在振膜上印刷导电电路,LCDi3与iSine都是Uniforce™ voice coil[Uniforce音圈]的Ultra-thin Uniforce。第四,相位管理Fazor™。大概应该是入耳式部分的导管内部类似相位锥的专利技术。

  • 最后,最为重要的,我们从外观已经可以看出来了。耳机振膜后侧的外壳样式LCDi3与LCDi4是类似的更为开放式的,而iSine则是不一样的。推测,这就类似于HIFIMAN等平板耳机近两三年开始使用的单侧隐藏磁体,以及后部的开放式格栅设计,总之就是相比iSine和以前的耳机,让扬声器的后侧更为“通透”没有那么多遮挡。官方也是大概这么表述LCDi3名字来由的。

    再来看看耳机的一些主要指标。耳机阻抗20欧姆,灵敏度在1mW达到110dB SPL,也就是在140mV下就可以达到110dB的声压,而我们一般听的很震撼大概需要最大有100dB出头就ok了,人声大概85-95dB就很大声了。实际使用,我们大概只需要用-17dBFS[0dBFS=2Vrms]甚至更小一点就足够啦。不过,不要惊讶,其实iSine10的灵敏度也很高的。iSine10是16欧姆阻抗,110dB@1mW的灵敏度,实际使用感觉确实和LCDi3差不多。官方给出最大承受功率iSine10和LCDi3相同,为500mWrms,最大可承受声压130dB SPL。

    所以看到这里,我们觉得LCDi3很可能是一个在磁体、已经振膜固定结构方面做了一些优化的iSine10……,当然也不排除振膜和印刷电路方面也是不同级别的。但从官方给出的技术解释来看,这款耳机之所以命名为LCDi3,就是因为耳机后侧扬声器背侧部分使用了和LCDi4一样的更开放的设计。官方还称,这样设计让声音更为通透,低频下潜更好,整体动态更好。

    主观听感

    在主观听感中,我们今天测评只简单电平一下Lightning线表现,具体对比留在大概一周内的某天单独测评中。参考音源使用Macbook Pro的耳机直接输出,索尼A55播放器,HIFIMAN R2R2000红衣版、享声MR1、乐之邦Monitor09等。对比的耳机主要选用iSine10。哈哈,是不是有点失望?毕竟LCDi4领先太多,而且风格差异比较大。

    整体印象:不可否认LCDi3相比iSine10的进步还是比较明显,但是与LCDi4风格差异很大,而高频和解析力方面的差距还是巨大的,所以并没有什么太多对比和参考的价值。LCDi3像是一个更为大气、宽松、细腻的iSine10,而LCDi4的高频解析力仍然神一般存在不是LCDi3可以够到哪怕一点点的。LCDi3整体调音还是颇有特色,不像LCDi4那么清淡,而是比iSine10更为厚重一点,低频量感十足,最有趣的是,我们觉得它似乎在刻意的让LCDi3耳机表现出一种类似耳垫超厚的头戴式耳机[耳垫超厚,是指人耳和扬声器之间因为耳垫带来了挺大的距离]那种听感,就是有真正的空间而营造的慢速的瞬态,和声音的开阔感。

  • 音源选择:虽然iSine10灵敏度也很高,但在我们印象里它似乎并不好推,可能是因为那根带DSP的Lightning耳放线表现提高了掉起了大家的口味。其实,iSine10不难推,就是可能觉得动态不太凌厉。而LCDi3这方面改进明显,整个声音大气了不少,所以音源反而很好选。直白的,暖声的都可以。但是要发挥中频和高频极好的解析力和层次,需要高品质音源。如果喜欢听力量足,速度快的,推荐选择中性风格音源。而索尼A55这种虽然中性,虽然LCDi3灵敏度高,只需要极低的电压,但是还是不推荐,低频和中频太没劲了。宁可用3.5mm Type-C线或者笔记本耳机输出直接推,也要比索尼强。这是与很多高灵敏度圈铁耳、动圈耳机不同的。最终我们选择用R2R2000、MR1等作为参考。具体音源差别,我们在测评中穿插谈到。

    高音表现:LCDi3的整体风格和iSine10很接近,属于有着比较饱满中频和中低频,声音比较均衡的耳机。在高频方面,我们认为iSine20可能是iSine10的一个激进版本[112dB灵敏度],尤其搭配Lightning线表现更好。而LCDi3相比iSine10,高频有没有进步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进步还是挺大的。

    LCDi3的高频,尤其是极高频部分的品质提升明显,对于一些弦乐极为纤细的高频细节,和一些打击乐的高频表现,LCDi3的层次变得丰富了许多,声音开始有丝般细腻而又从容之极的状态,虽然这种功力要比LCDi4差得远,但却要比iSine10肯定高出至少一个档次。细腻的极高频让它的空间感变得更为真实,配合上奥帝兹在LCDi3上声场方面特意的设计[至少我们这么认为,奥帝兹官方没有说过],它的高频、极高频的声场已经完全可以超越头戴式动圈耳机。而iSine10、20的高频,还是没有这么好的极限和丰富的层次,在空间感上仍然不足。

    在不太高高频和中高频部分,LCDi3表现出了平板扬声器特有的从容和稳定,这方面的风格和素质与iSine10很像,相对来说LCDi3瞬态更慢,声音更改为宽松,动态更好。平板扬声器动态提升,与动圈、动铁不一样,它们会表现出更为大气、宽阔的场面,让声音层次变得明显更为丰富几个级别,而不是一味的动态提升。LCDi3在表现大编制交响乐,大动态音乐时,中高频层次和空间感还是要优于iSine10.

    中频表现:中频方面,LCDi3动态优势更为明显,风格则和iSine10非常相似。和中高频部分优势一样,动态优势让它的场面显得宏大,层次变得丰富,特别调音的听感让它的声场宽度明显优于iSine10。对于喜欢交响乐的朋友来说,这样的调音风格实在是再好不过了。但也有一点需要注意,我们一直说,LCDi3的声场有点像在模仿超厚耳垫耳机营造的听感,所以瞬态有比较特别的“慢”,同时确实有一种声音是在耳机里“转了两圈”才出来的感觉,对于中频声压特别大的时候,听感略显诡异,有点“脱箱感”很不好的感觉。这主要表现在交响乐的铜管乐器的中频和中高频很大声压时,其实,这在耳垫很厚的头戴式耳机上也有类似问题。

    对于人声来说,LCDi3相比iSine10的提升主要体现在稍微宽松了一点的声音层次和更好的解析力,以及相对稍微缓慢的瞬态带来的更软一点的听感。这种听感相比iSine10在一些人声,尤其是男中音以下区域的声音时,听感不见得就优于iSine10,声音可能会显得太柔弱了一点。这里可能需要在听人声时,不要选择太软的音源搭配。当然,这也不绝对,看个人喜好。

    低频表现:LCDi3低频改善同样巨大,声音档次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低频下潜变得宽松自然,这种趋势有点像LCDi3在高频部分的变化,声音层次变得丰富了许多,向下的极限和品质都有了较大提升。但同样不要忘记,它的这些宽松和层次,是牺牲了部分瞬态速度而得来的,所以,LCDi3在表现流行音乐、摇滚乐中的低频时,实在是味道太不对了,这个表现,可以通过Lightning线来改善,也可以通过细节不太好,声音直白的普通声卡来中和。不过,这样的低频细节、层次和瞬态速度、声场宽度,甚至深度,却对交响乐极为合适,恰到好处,或者属于恰到好处的稍微偏慢的类型。

    再谈音源差异:LCDi3在Macbook Pro的耳机输出、HTC Type-C输出,iBasso DX160这种直白,稍微显得有些发愣的音源下其实表现的也足够好,尤其是动态,高频解析力,声音层次方面,都体现出高端耳机的水准。不过,在高频层次和解析力方面,笔记本和Type-C输出,还是要比高级音源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很愣”的音源,在搭配流行音乐时,低频可以收紧很多,似乎比较合适。R2R2000、MR1、DX160等,可以让整个声音的层次得到真正充分的发挥,表现出足够宽松的声场和层次,以及很好的极限。

    总结

    奥帝兹LCDi3整体声音表现基本符合它的售价定位,确实无法达到LCDi4水平,毕竟振膜不是一个级别的。但相比iSine10的提升还是相当明显,尤其是对于古典音乐爱好者来说更是如此,这种大动态,极为丰富的层次,很好的极高频、低频的极限,以及从容的瞬态表现确实恰到好处,甚至有点不挑音源声卡。对于流行乐为主的用户,确实要考虑它的低频瞬态太慢的问题。当然,这里也提醒大家,我们在iSine10、20测评时就谈到,它们表现已经完全超出了入耳式耳机的水准,而是头戴式耳机的听感,这绝不夸张。多单元、圈铁等等在LCDi3面前,那就是没法听的东西,低频拥挤扭曲,层次缺失,声场诡异等。当然,相比一个3-4个单元圈铁,iSine10的声音也要比它们厚实饱满均衡许多。对于古典音乐爱好者,我们认为LCDi3相比iSine更值得选择,对于流行乐为主爱好者,是否选择LCDi3值得仔细考虑,也许一个iSine10、20就够了。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223.081.246.***
    223.081.246.***
    发表于2021.04.10 11:05:00
    60
    014.123.192.***
    014.123.192.***
    发表于2021.03.17 15:37:30
    59
    218.228.218.***
    218.228.218.***
    发表于2020.11.13 12:17:51
    58
    很棒的评测,同意对默认EQ下听感的描述。
    均衡透明又不凌厉的风格除了古典,私以为弦乐、爵士、吉他,部分流行人声也恰到好处。如果听死亡金属,硬核摇滚这类曲风多,i3并非最佳选择,解析太高累耳朵。

    “类似耳垫超厚的头戴式耳机的那种听感”,这个描述很有趣,特意对比了下手上超厚耳垫的Sony Z7m2,声场空间感是有些相似,另外还对比了下极致Signature DXP,i3跟极致S-logic那种虚拟方位感稍显混乱的环绕感完全不一样,是更接近真实自然的。

    私以为不调EQ用3.5直推,哪怕前端素质足够优秀推力够大,听感甚至远不如闪电线下直推。为什么?传统顶级耳机因发声单元,腔体设计这些极具研发成本又花时间的物理限制因素,AUDEZE走了捷径,用DSP技术硬是把频响曲线“校准”到理想的参考上去了(题外话,Audeze的FR曲线实际上非常接近哈曼曲线)。这个原理跟Sonarworks类似,很多“不好听”的耳机“修正”后竟然能够非常顺滑“足够好听”(比如HD700的高频突起,搭配Sonarworks后我相信大多数烧友如果盲听下测试,比不修正的HD800还要“好听”,至少我跟身边的几个朋友都这么觉得)。

    以为闪电线只能用在苹果设备你就错了,好消息是:安卓机、iPad、甚至电脑都能用上官方认证的Anker MFi音频转换器,让USB-C(或者USB-A口)跟i3随机的闪电线接驳。

    论素质,i3的声场、定位、分离度,在“入耳式耳塞”里接近天花板的存在,这个说法应该没太大悬念。其实不单素质超一流,LCDi3听感的可玩性也非常高,加载闪电DSP的基础上还能再调10 BAND EQ(不过闪电线直推下已经能理解为“修正”后的完全体了)。换EQ如换塞,调到符合听音偏好的i3,听感能和很多台机组合对比也不为过。如果大家感兴趣我可以花些时间,再分享下各类前端下调频响曲线的方法。

    另外想善意指出:LCDi4 并非文内”MMCX“。i4跟i3 / iSine的接口一样,都是0.75针脚(0.78可用)。

    利益相关:Audeze 某宝经销商
    此帖使用Win10提交 ——详细阅读
    发表于2020.04.21 13:55:08
    57
    利益相关:Audeze 某宝经销商

    很棒的评测,同意对默认EQ下听感的描述。
    均衡透明又不凌厉的风格除了古典,私以为弦乐、爵士、吉他,部分流行人声也恰到好处。如果听死亡金属,硬核摇滚这类曲风多,i3并非最佳选择,解析太高累耳朵。

    “类似耳垫超厚的头戴式耳机的那种听感”,这个描述很有趣,特意对比了下手上超厚耳垫的Sony Z7m2,声场空间感是有些相似,另外还对比了下极致Signature DXP,i3跟极致S-logic那种虚拟方位感稍显混乱的环绕感完全不一样,是更接近真实自然的。

    私以为不调EQ用3.5直推,哪怕前端素质足够优秀推力够大,听感甚至远不如闪电线下直推。为什么?传统顶级耳机因发声单元,腔体设计这些极具研发费用又花时间成本的物理限制因素,AUDEZE走了捷径,用DSP技术硬是把频响曲线“校准”到理想的参考上去了(题外话,Audeze 的Targert FR实际非常接近哈曼曲线)。这个原理跟Sonarworks类似,很多“不好听”的耳机“修正”后竟然能够非常顺滑“足够好听”(比如HD700的5Khz高频突起,搭配Sonarworks后,我相信烧友如果盲听测试,比不“修正”的HD800还要“好听”,本人跟身边的几个朋友都做过测试)。
    ——详细阅读
    发表于2020.04.19 18:04:58
    56
    058.212.241.***
    058.212.241.***
    发表于2020.04.09 03:47:13
    54
    110.184.220.***
    110.184.220.***
    发表于2020.04.05 23:27:22
    52
    111.058.144.***
    111.058.144.***
    发表于2020.04.03 23:49:34
    50
    223.068.***.***
    223.068.***.***
    49
    223.068.***.***
    223.068.***.***
    有的人就喜欢动圈的听感,更极端的就是听某某音乐就喜欢某个器材,别的都不对味。但是玩hifi 太偏执肯定是不对的,耳机hifi玩家,就算不喜欢静电,搞一副009这样的耳机也是必须的,至少也代表着一种发声方式耳机的较高水平,多体验不同的才有意思。
    此帖使用iPhone提交
    发表于2020.04.03 20:05:08
    48
    101.224.100.***
    101.224.100.***
    发表于2020.04.02 17:04:22
    47
    03
    反正买不起,我还是用原道和OP139吧
    发表于2020.04.02 16:43:51
    46
    03
    009有同感, 放一些类型曲目我觉得还没有大乌托邦好听, 尤其那个中低频部分,有点太不食人间烟火。 我觉得表现最全面的静电应该还是森海HE1,完全没有开玩笑的意思,就尼玛太贵了。第一,现在人均消费水平在稳步提升,第二,咸鱼现在已经有人出大奥了。价格35万,比新的便宜了12W。也就一台车的价格,对于肯烧三十几万购买高价音源解码前级耳放一整套的高烧发烧友来讲,性价比也是很高的。毕竟009就是折腾到极致把上古神器T2买回来推,也不一定能干的过HE1, 而HE1是个系统,买完直接插电脑完全可以大幅度超越任何一耳机了。并且人家还在售,不限量。
    没有开玩笑的意思,上海声音小镇和半岛酒店有实物可以试听。 听过就忘不了。
    发表于2020.04.02 15:37:23
    45
    03
    还是算了。。果然一分钱一分货。。。 拔草!
    发表于2020.04.02 15:20:17
    44
    03

    此帖使用Android设备提交
    发表于2020.04.02 14:15:46
    43
    124.088.142.***
    124.088.142.***
    发表于2020.04.02 13:32:39
    42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2964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