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飞得更高》 ,将小众摇滚引向主流大众
麦琼 于 2019.06.09 19:41:20 | 源自:音乐周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00.00/0

新时期以来,中国的音乐文化得到蓬勃发展,这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繁荣。经济的繁荣发展,使得人们的精神需求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对流行文化产生强烈需求。在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港台流行曲、内地城市流行曲、西北风等风潮之后,90年代呈现多元态势,百舸争流,摇滚乐也逐渐为人们所熟知。然而,摇滚作为工业时代具有叛逆精神的、金属性浓重的音乐,在中国的文化生态中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小众圈子内。经历了几十年的努力发展,能够让人们认可的摇滚乐队和人物寥寥无几,崔健、窦唯、臧天朔可谓凤毛麟角的存在。纵使有不少形形色色的乐队登场,中国摇滚却始终没有摇出更多的动静,从90年代后期便陷入低迷。

《飞得更高》再现摇滚力量

笔者以为,中国的摇滚音乐之所以境遇惨淡,主要是因为没有过硬的作品。像《一无所有》(崔健)、《朋友》(臧天朔)、《光辉岁月》(黄家驹)、《姐姐》(张楚)等成为难以超越的经典。而这一方面,后起之秀汪峰接过了中国摇滚的接力棒,成为异军突起的代表。当然,其成功的关键也就是他的作品。他的数量庞大的创作作品中,大多数具有较高的艺术质量和传唱度。如《存在》《春天里》《北京北京》《怒放的生命》《飞得更高》等,是很难在流行文化圈中找到比肩者的。尤其是《飞得更高》,在2005年横空出世,便受到极大的欢迎,也使得他的音乐“飞得更高”。

同样是集主唱、演奏于一身的创作型音乐人,崔健1986年的第一声呼喊,就得到广泛的应和,《一无所有》至今仍然回响在人们的耳际。很可惜的是,崔健在中国的音乐天空划出的抛物线过于短暂,十年后他的专辑已经不再具有最初那般的力量。而汪峰出道时的那些摇滚作品,却没有那么响亮的成就。直到十年后的《飞得更高》才逐渐攀至他创作生涯的高点。从《鲍家街43号》《风暴来临》《花火》到《笑着哭》和《春天里》等专辑的出版,每一次成长,都是一次超越,从对摇滚身份的标榜,对音乐形式的包装,到对摇滚精神的领悟,对生命、人性、社会的关怀,汪峰完成了成熟与蜕变。

《飞得更高》在2005年成为传播最广的歌曲不是偶然的,而是一直不断努力的汪峰的破茧而出。那一年及其往后的日子里,《飞得更高》几乎成为励志精神符号,唱遍大街小巷,尤其是年轻人的聚会中,更是被使用最多的背景音乐。歌曲入选当年中歌榜最受华人欢迎十大金曲,汪峰同时获第十二届东方风云榜最佳作词奖。当然,风靡大江南北的传唱才是对音乐作品的最高奖赏。

  • 唱出年轻人的乐观勇气

    《飞得更高》在音乐上相当质朴,却不乏真诚,音乐旋律流畅,调性明确,节奏平和。歌曲随着歌词的铺展而变化,聚蓄和释放都显得自然,形成时而浅吟低唱,时而又展翅飞翔的戏剧性变化。有趣的是,此歌令人记忆深刻的是歌词。首先,歌名“飞得更高”本身就带有飞翔的韵律感。它之所以受年轻人喜爱,作为励志歌曲来传颂,就是因为歌词表达了对生活的乐观和勇气,同时有着一种理想主义的人文情怀。宁静与疯狂,乃是生活的本来面目,充满希望和诱惑,却又像一把把枷锁、一把把锋刀,将人们捆绑和伤害。想要得到幸福,就要像“狂风一样舞蹈,挣脱怀抱”,想要得到解放,就要“剪碎诱惑的网”。歌词相对直白,但是没有陈词滥调,更没有人们印象中小众艺术的艰涩和怪诞,而是直接抒发出年轻人面对理想和困惑的思索和挣脱。“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翅膀卷起风暴,心生呼啸。”这样的词句,是不缺想象力和诗人气质的。有这样的基础,在《春天里》吟诵出“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在这春天里”这样耐人寻味的诗句就不足为奇了。

    虽然《飞得更高》在歌曲音乐部分没有多少令人惊喜的地方,但是随着歌词的认真表达,汪峰那略带沙哑的歌声,还有乐队精致的、动感的伴奏(有点传统音乐紧拉慢唱的意味),在整体上烘托出积极向上的气韵。加上汪峰俊朗而健康的形象,辨识度颇高的符号式的黑框眼镜和黑皮衣,他风度翩翩,没有丝毫痞气和古怪做派,却透有一股傲气,展现了一种卓尔不群的个性魅力。《飞得更高》虽然后来有不少歌手不断翻唱和改编,却很难达到像汪峰那样的高度。

    将小众摇滚引向主流大众

    汪峰曾一度成为流行文化的风向标,占据娱乐新闻的醒目版面被大众所关注,羡煞众多明星。汪峰的走红,固然与流行文化的炒作机制有关,即使是被动的炒作也会煽动人们的围观热情。其实,揭去娱乐红人的标签,作为资深音乐人,汪峰能写能编能唱,作品的数量和质量均可观,此外,他还拥有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的专业背景。以他的音乐作为,足以让他在中国的音乐文化版图中稳居醒目的位置。

    《飞得更高》曾经作为奥运会体操比赛的背景音乐,也伴随着“神六”发射直播那振奋人心的时刻,由此看来,带有摇滚标签的《飞得更高》被接纳和欣赏,说明人们对摇滚音乐已经抛弃了成见,更说明汪峰的歌曲创作具有开放性的大众审美特质,甚至可以将其作为主旋律歌曲来看待。汪峰将摇滚音乐的小众引向主流的大众,有评论认为其是“伪摇滚”,将摇滚音乐鸡汤化。也许其中蕴含的更多的是对流行文化的审美价值问题,是很值得关注和讨论的。汪峰是否以一己之力撑起国内摇滚乐坛的半壁江山尚无定论,但是,他和他的团队努力打造的“峰暴巡演”,成为一个流行文化品牌,并创造了极为骄人的票房(1.39亿元,2014年),形成一种现象级的文化风潮,是令人不得不认可的事实。这一现象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在唱片日薄西山的时代,在音乐人为生存状态无限忧虑的当下,汪峰专注于作品的创作,以高品质的音乐和演唱会获得大众的支持,并将音乐的审美和摇滚精神调和为一种激励人生的力量,功莫大焉。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6.136.***.***
    116.136.***.***
    从花火开始,汪峰就逐渐招安。。。。本来可以成为中国的jimi morison的他,却。。。。。
    此帖使用Win10提交
    发表于2019.06.22 00:43:24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6674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