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死亡与“天鹅之歌”
凉白 于 2019.05.29 13:11:06 | 源自:微信公众号-音乐之友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00.00/0

18世纪法国博物学家布封有过这样美丽的描述:古人不仅把天鹅看成是神奇的歌手,还认为在一切生物中,只有天鹅会在临终前的弥留之际歌唱,用柔和而动人的声音作为生命的最后叹息,对生命做一个哀婉而深情的告别。后世就常用“天鹅之歌”来形容音乐家临终前留下的绝美音符。

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

《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是莫扎特人生倒数第二个完成了的作品。他最后的一首作品是《安魂曲》,可惜没有写完他就去世了。而倒数第一个完成了作品只是一首合唱曲,名叫《共济会小康塔塔》。这首单簧管协奏曲是莫扎特生前真正唱完了的“天鹅之歌”。

在电影《走出非洲》中,这部作品的第二乐章作为点睛之笔出现。音乐中暗藏了荒芜与孤独,娓娓道出了影片的隐喻,既伤感又惆怅。

听了过这首曲子你一定会问:莫扎特的人生,或者说他的感情生活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变故?因为这种伤感和孤独,一点不像通常概念中的莫扎特啊!其实这首曲子是莫扎特为他的朋友、宫廷单簧管演奏家安东·施塔德勒所写的。当时,莫扎特的人生状况,包括经济状况、他的尊严、他的身体、他的感情生活都每况愈下,已经没有什么翻身的机会,而偏偏他放下手边的工作,全力以赴地为施塔德勒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举世无双的名曲。

舒伯特《降B大调第21钢琴奏鸣曲》

《降B大调第21钢琴奏鸣曲》是舒伯特最后一部器乐作品,完成于他去世前几个星期。与他的“偶像”贝多芬一样,舒伯特在经历穷困潦倒、疾病交加后,用这样绝妙动人的旋律,谱写出最美的“天鹅之歌”。有音乐评论家认为,此曲第一乐章是贝多芬之后的最完美的奏鸣曲,也是舒伯特钢琴曲之冠。

舒伯特的音乐生涯是坎坷的。他的作品迟迟得不到肯定,唯一受到关注的是他的艺术歌曲。舒伯特十分崇拜贝多芬,也是因为这份崇拜,他在创作交响乐和钢琴奏鸣曲时,格外难摆脱贝多芬成就所投下的巨大阴影。

很多人都知道舒伯特留下的交响乐曲中,有一首“未完成”,只有两个乐章。但鲜为人知的是,舒伯特留下更多未完成的钢琴奏鸣曲,其中不乏杰作。那些未完成的作品无疑是舒伯特长期挫折的证明。他反复地挣扎,满怀希望第创作交响曲,寄给出版商和乐团,却得不到好评,得不到出版和演出机会。沮丧的舒伯特选择创作钢琴奏鸣曲,但是愈写愈没有自信,他把未完成的手稿深藏进抽屉中。

最后三首钢琴奏鸣曲,舒伯特不但都写完了,而且他还撑着病躯,耗费大量精力修改乐谱。其中最伟大的就是《降B大调第21钢琴奏鸣曲》。乐曲虽然维持了严谨的奏鸣曲形式,但中间大量运用了舒伯特创作即兴曲、幻想曲累积的作曲技法,让主题回旋一步步走向引人入胜的神秘境地。第二乐章缥缈的点状高音也是神来之笔,缓和了原本的沉重气氛,连接上第三乐章的诙谐曲。最后第四乐章的华丽铺陈让人既兴奋又安详.多么不可思议的声音效果!这是舒伯特交给自己的人生答卷。

门德尔松《F小调弦乐四重奏》

门德尔松可以说是一位充满正能量的富二代了,然而,在他的最后一部作品《F小调弦乐四重奏》中,则展现了一个全然不同的门德尔松,这都源于他的丧姐之痛。

第一乐章一开始,琴弓戳破琴箱,急促而短的音符飞舞着,这是厄运的回响。接下来是死神的舞步,充斥着挣扎与折磨,随后绝望发展到顶点。第二乐章更是撕心裂肺的哀鸣,弦乐你追我赶,动静交替,仿佛是痛苦中心有不甘。第三乐章是孤独的幽思。第四乐章在无尽的焦灼中结束。

这部作品还有一个标题叫做“范妮的安魂曲”。同年11月,38岁的门德尔松也与世长辞,有学者称,他是因悲伤过度而终。

有研究称,门德尔松和姐姐范妮·门德尔松(Fanny Mendelssohn)之间的爱,除了亲情,也有着灵魂伴侣的意味,这种暧昧的情感,也常见于同一家族中拥有艺术天赋的兄弟姐妹间。因此,范妮的死最终催生了这部撕心裂肺的杰作。强烈的情感和戏剧性的表达,让这一曲成为四重奏列表中不能忽略的作品。门德尔松死后,被安葬在姐姐的墓旁。

门德尔松姐弟俩感情甚笃,在音乐上也是互相帮助互相影响。他俩都写过一首《D小调钢琴三重奏》,都被公认是各自最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

范妮所作的《D小调三重奏》的末乐章,先是一段如歌的钢琴独白,接着一串串涟漪般的琶音纷纷涌进,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里的秘密森林中,像极了女孩子那春天般的心事。接着第一主题由小提琴引出,大提琴烘托着绵密的情感。

门德尔松的《D小调三重奏》(OP.49),名气远比范妮的大得多,舒曼曾经称之为贝多芬之后最伟大的三重奏。

埃尔加《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这首乐曲是埃尔加献给亡妻的祭礼,也是作曲家以毕生之力创作的最后的大型管弦乐作品。可以说是埃尔加献给妻子的安魂曲和自己的“天鹅之歌”。

埃尔加对妻子忠贞不渝的爱,像极了高贵的天鹅,它们一生一偶,在爱偶死后,天鹅独自优雅地唱起了无比动人的挽歌。

在众多大提琴家演奏的版本中,杰奎琳·杜普蕾版《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堪称埃尔加最完美演绎版本。杜普雷逝世三个月后,在专场纪念音乐会上,祖宾·梅塔指挥此曲到一半就泪如雨下,无法继续。为纪念杜普蕾,祖宾·梅塔宣布以后不再指挥埃尔加:“不堪回首的第一主题又在我耳边响起,那是杜普蕾拉给自己的宿命之歌。”

布鲁克纳《D小调第九交响曲》

在古典音乐史上,一直流传着关于“第九交响曲”的魔咒。伟大的乐圣贝多芬在创作《第九交响曲》后不久离世。舒伯特、马勒、德沃夏克等作曲家的死也都与这一魔咒有关。奥地利作曲家安东·布鲁克纳生前创作的最后一部交响曲也是“第九”,他甚至都没来得及完成最后一个乐章就撒手人寰了。

1887年的夏天,布鲁克纳开始构思《D小调第九交响曲》。也许是感到自己时日不多,他向医生理查·黑勒这样描述了他的创作意图:“我把作品献给了两位尘世间的君主。作为艺术保护人的‘可怜’的路德维希国王,以及我所知道的最高的尘世君主,我们敬爱的杰出的皇帝。现在我要把最后的作品献给众神之主,我亲爱的上帝,希望他能保证我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它,并乐于接受我的礼物。”

可惜,从1891年正式开始写至1896年,六年时间也只完成了第—、二、三乐章和第四乐章的部分草稿,上帝就匆匆把他带走,留下一部残缺的“天鹅之歌”。在前三个乐章中,死亡的神秘和恐怖始终贯穿其中,这或许就是一个人在生命终点前最深切的感应。

2013年8月,指挥家阿巴多最后一次走上琉森音乐节的舞台,指挥了他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布鲁克纳这首未完成的第九交响曲,而这一挥竟也成了大师的人生绝唱。

任何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人生不仅仅只有一面。除了他们生前的伟大生涯,更值得世人铭记的是他们生命尽头的悲歌。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4471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