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影系列:天才的挣扎
李梦 于 2018.02.11 21:43:55 | 源自:北京日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00.00/0

尽管结尾处强行扭转至“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俗套情景中,我们仍然不得不承认2017年秋天上映的泰国电影《天才枪手》是一部脑洞大开、不循常理的好戏。

电影取材自2014年轰动一时的亚洲考场舞弊案,讲述曼谷一所重点中学里两位家境清贫的高材生帮助班上“富二代”同学作弊,以牟取暴利的故事。女主角小琳为试卷选择题的四个答案(A,B,C,D)编码,比如A用贝多芬的《献给爱丽丝》代替,B则是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主题曲。这样一来,她只要在考场上敲敲手指,坐在旁边的学生便可以像对暗号一样得知正确答案。

后来,另一位高材生Bank被迫成为同党。两人一道远走澳洲参加国际英语考试,帮助同学拿到海外大学通知书,并趁机大赚一笔。不想,事情败落,Bank被学校开除,自暴自弃,甚至妄图与小琳谋划一场更大胆的舞弊。谁知就在此时,小琳却悔改了。

看罢影片,我着实想替Bank鸣不平。这个家境贫寒的男生原本渴望读书上进,帮助辛苦洗衣维生的母亲过上好日子。谁知,他的梦想被富人的梦想碾压,他被迫牵连至舞弊案中,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有钱人家的孩子买走他的试题答案,获得海外名牌大学的通知书。公平吗?剧中有句台词,或许正讲出Bank的心声:“就算你诚实,这个社会依旧会欺骗你。”

导演将Bank“黑化”的全过程拿捏得恰到好处,而音乐在人物性格的塑造及情节的推演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当Bank与小琳搭档,拿下电视竞答大奖并获得丰厚奖金时,他在回家路上听的是莫扎特歌剧《魔笛》的选段。那晚的Bank第一次意识到金钱的巨大诱惑力,而回家后见到妈妈辛劳洗衣的背影,见到家中的寒酸,又让他切实体会到世事的艰辛。如果说之前的Bank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好青年(即便听音乐也只听古典,因为常听古典能增强记忆力),那晚的经历则成为他坠入名利旋涡的导火索,而此时出现的《魔笛》咏叹调《仇恨的火焰》正反映出剧中夜之女王被愤怒紧紧攥住而难以释怀的痛苦心境。两相对照下,夜之女王的遭遇竟也预示出Bank的悲剧下场。

    《魔笛》是莫扎特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完成于他生命的最后一年。《魔笛》中予人印象最深的便是这首《仇恨的火焰》,因此夜之女王虽说出场不多,却是十足重要的人物,甚至扮演这一角色的花腔女高音演唱此段落出彩与否,直接影响了整部歌剧的成败。这与Bank在电影一众主角中的地位又何其相似:他直到影片后段才被引入瓮中,却是整场舞弊案中最不可缺少也最富戏剧张力的角色。

    莫扎特写作《魔笛》时,正处在潦倒困窘中:他在维也纳的名气不如从前,妻子患病后性情愈发乖张,不善理财的毛病又让他饱受入不敷出之苦……那时的莫扎特虽说只有35岁,精力与创造力都大不如前,急需一部新作证明自己。维多剧院的老板给他一个创作德语歌剧的机会,而他在这部宏大的、糅合意大利歌剧与德国民谣的作品中,实现了突破与重塑。作曲家终于又找回创作通俗作品、与观众亲切互动的状态,虽说这作品首演不过三个月,他便在贫病交加中含恨离世。

    如此看来,《仇恨的火焰》又何尝不暗藏莫扎特的挣扎?“死与绝望灼烧我的身体”“永远被抛弃,永远被遗忘”……这些耸动的句子全部落在高音区,将人物愤懑不平的心境彻底地、不管不顾地呈现出来。

    莫扎特与Bank无疑都是天才,天才却不总是完美的,他们会惊惧,会失落,也要时常面对内心深处的消极与不安。因而,这段知名咏叹调不仅仅是夜之女王的独白,也道出《天才枪手》中男主角的心声,亦是作曲家莫扎特临终前留在这世间的沉重叹息。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71.111.***.***
    171.111.***.***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2294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