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做音乐,有的人做生意,陈鸿宇想兼得是否能如愿
阿水 于 2017.03.30 18:51:00 | 源自:澎湃新闻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10

陈鸿宇第二张个人专辑《一如年少模样》在乐童的众筹即将结束,筹得的数额已过38万元,远超计划筹资目标77777元。他的“行歌·年轻人”巡演4月1日从北京起跑,北京和上海站售罄所用的时间分别是20小时和不到两天。

既是作曲人、歌手,又是音乐平台“众乐纪”的创始人及主理人,陈鸿宇很忙,忙到婉拒了巡演路上的所有采访(经纪人语)。

他不走李志的路,不走赵雷的路,走了一条自己的路,在改变独立音乐业态方面是有抱负的人。

独立音乐行业里,有的人做音乐,有的人做生意,二者很难得兼。陈鸿宇的解决之道是:“做音乐的时候不要考虑太多的商业,做完音乐之后不要太多地去谈情怀。”

他以自己的方式成功了,因为不仅音乐内容紧紧抓住时代脉搏,推广的方式也活泼高效。又非常地有自知之明,从电台辞职最终决定全职做音乐的初衷是因为喜欢这个行业的方方面面,抱着能否做出一番事业,打造更好业态的态度投入其中。

落到自己的音乐本身则很谦逊,希望“众乐纪”这个平台能够高于自己。换句话说,陈鸿宇做音乐的初衷既非强烈的表达欲望,也没有能够一直打造爆款,一直红下去的信心,更像一个有想法的生意人。

在野生野长,始终没有建立很好规范的中国独立音乐界,二十年前冒头的是因其一身反骨和振聋发聩的声音,十年前冒头的多因深厚的音乐、文学和阅历积累,近几年冒头的则集中在对行业的推动和时代的歌颂上。

拿陈鸿宇和李志、赵雷对比,因为他们的个案既特别,又体现了行业的不同可能性。

李志是不可复制的孤立个案,因其既经历了漫长的积累期,其间差点因为做不下去而上了一阵子班。后来他以高度自律和契约精神把音乐这种天生具有散漫自由特质的艺术形式变成了一丝不苟的事业。从本质上来说,李志是以一己之力扛起从前唱片公司的责任,他走的仍然是传统音乐行业的道路,但是对不甚兴旺的独立音乐界是一剂强心针。

和李志一样,赵雷也经历了比较长的积累期。他的“地下”时期并未累积众多铁杆粉丝,但是他被《歌手》选中后迅速扩大影响力,又凭借《三十岁的女人》和“两会版”《成都》掀起话题。享受着几代民谣歌手们攒下的红利,又引发刺到大众痛点的话题,赵雷的走红虽然也与传播方式和传播偏好密切相关,但此后的落脚点想必也不过是出专辑,开巡演,上音乐节,上电视等传统路线。

与他们不同,陈鸿宇既然从一开始就未把自己定位为纯粹的音乐人,野心自然也比他们大得多。

1989年出生于内蒙古的陈鸿宇外表文弱文艺而骨子里能量充沛。中学就组乐队写歌录专辑演出,大学念的是新闻专业,跟新闻沾边的宣传、策划都做过,履历上还有管理培训、开餐馆送外卖、拍纪录片的经历,电台和乐童的工作使他最终明确了未来的方向。

陈鸿宇跻身充分拥抱互联网红利的一代人中,大学时代“没好好读书,混迹各种平台,研究手机软件,泡吧看帖”。因此还未成名时候他被十三月唱片的卢中强看中并投资,后者赏识的便是他初出茅庐却已有一套完整的团队运营思路。

创办音乐人平台“众乐纪”和陈鸿宇的成名几乎是同时发生的。《理想三旬》和《行歌》推出在众乐纪创办(2015)之后不久,孰料很快就火了。“没想到的是,我做众乐纪的逻辑还没有完全理清楚时,出的歌曲先火了起来。”

于是两边各自在摸索中前进。

看起来,众乐纪就像早年那些台湾音乐人转型当老板的唱片公司/厂牌,只不过更轻量,更灵活,“素昧平生一拍即合,勾搭成双你来我往,写点小词谈谈唱唱。”陈鸿宇的初衷是利用自己的名声和资源作为流量入口,从而带动签约的其他音乐人。

它担当传统唱片公司的角色,包括签约音乐人,为其定位、制作、包装、宣传、做演出、举办线上线下的活动等。

从版权源头到周边,众乐纪的经营范围实际已广于传统唱片公司。截至去年年底,它的曲库已拥有百余首作品,并致力于帮助音乐人在国内外的流媒体渠道正规发行,并已完成了两张合辑,举办了不少时髦的文创活动。

与其说陈鸿宇是独立音乐人,不如说他更贴近自己当老板的商业歌手。

他的创作方式亦更像唱片公司的操作模式——部分自己创作,部分外包给其他创作人,音乐制作的其它环节亦有人各司其职。

从首专的唐映枫包办词作,到第二张专辑拥有唐映枫、石文涛、李腾欢等多位词作者,陈鸿宇的个人职责非常清楚——作曲及演唱。

以上关于陈鸿宇“成名史”的部分比较枯燥,对于行业来说只是一个成功的老瓶装新酒的故事。

陈鸿宇真正有趣的地方不在于他拥抱了互联网并在短时间内赚得红利,而是他身上的时代性。

民谣像人生,人生当百味。陈鸿宇的民谣,却是无味的。

他作的曲不坏,声音沉着干净,编曲懂得去繁就简且品位不出错,词却患时代文艺病,擅长故作潇洒或戏谑,避重就轻的结果就是说了/唱了很多却好像什么都没说。

  • 陈鸿宇就像他的音乐一样,不是发自个体之肺腑(尽管有《额尔古纳》这样的作品),而是顺应时代的流水线作品。

    它不好也不坏,听了不会犯恶心也不会头晕;能够满足年轻人对浪漫和文艺的幻想,又不会伤筋动骨呛出鼻涕眼泪,一切都刚刚好在安全范围内。

    城市青年爱他,因为他就是其中一员。李志和赵雷是苦哈哈的城镇青年挣扎着一路往上爬,再早些的独立音乐人们千姿百态,但大都曾经诗酒不辍,音乐是用生命刻刀刻出来的。

    他们都不是我们中的一员,却能够触到灵魂,因为境遇的不同并不是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不同。

    而陈鸿宇,或者马頔、宋冬野们都是正宗的城市青年,他们的面相出奇的相似。他们试图代表的这一代年轻人不会饿死,也没有太大的野望;每日生计繁忙耳目不得闲,心里却还有浪漫向往。

    酷烈的深厚的百味陈杂的音乐往往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容不下,陈鸿宇们的音乐不扰人而悦人,即便歌词空虚得紧,偶尔听到一耳朵也不会觉得出格。

    用不痛不痒的抚慰心灵,用“丧”文化排遣失落为空虚找到共鸣(著名的百忧解《马男波杰克》),粗制滥造的负责吐槽取乐(《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多撩人),城市青年的三大法宝,件件背后都藏着一张不快乐的脸。

    最后反驳一个时下流行的观点:在渠道如此发达众多的今天,你不成名,只能是因为你不够优秀。

    优秀的不能成名,也许只是因为时不我与。成名的,也未必就是优秀的。

    比如很欣赏的一支新乐队“假假条”,血性到简直是杜鹃啼血,听得人头皮发麻,音乐本身又非常精细耐咀嚼。但是他们太呛人,侵略性太强,远不及陈鸿宇们春风化雨。

    但是有陈鸿宇的尝试仍然是好的。行业壮大,尽管良莠不齐,总归机会多一点。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82.088.***.***
    182.088.***.***
    就像写作文一样,高分作文,有很多人喜欢,仅此而已,没毛病。
    此帖使用Z2提交
    发表于2017.04.05 12:14:55
    3
    183.060.134.***
    183.060.134.***
    发表于2017.04.05 00:13:35
    2
    03
    意犹未尽,原文再长些就好了
    此帖使用Win10提交
    发表于2017.04.05 00:13:25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2250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