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络数码时代:谈谈智能网络数码相机
夏昆冈 于 2010.07.07 08:06:00 | 源自:www.soomal.com | 版权:原创 | 平均/总评分:08.67/52

我们的观点很明确,数码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智能化、网络化是大的趋势,这个趋势基本已经确立,新时代的数码相机应该会是什么样子?我们不妨来猜想一下。

数码相机分为高中低三个大的档次,我们认为,在较为专业的领域,例如广告拍摄、新闻拍摄、天文、野外生态拍摄,单反在较长时期内依然会占据主导地位,中端市场则以入门级单反和EVIL(可换镜头的小型相机)为主,长期来看,单反会退出这个市场。而低端的将是不可更换镜头的小型便携化的数码相机为绝对主流。

  • 现在的低端数码相机已经进入到了打价格战的竞争阶段,同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1000元左右的产品比比皆是,几百元的产品也不在少数,厂商的利润变得很薄,如果不再改革设计,它的前途会非常黯淡。而且低端相机还会受到来自其他方面的压力,例如可摄像的手机。

    低端相机需要一次变革,那就是智能化和网络化。

    智能化

    相机厂商也喜欢标榜自己有什么图像引擎,如何优秀优秀等等,但我们认为这已经是一种落后的思维方式,它会大大的增加开发成本,在芯片化时还要承担销售风险(需要很大的量)。是时候引入通用平台了!

  • 什么叫做通用平台?即使用通用嵌入式CPU和通用操作系统的平台。通用CPU可以是ARM核心的也可以是MIPs的,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可以配合不同的软件实现完全自定义的功能。操作系统的选择性也很大,例如Android、Windows CE、其他一些嵌入式的Linux系统等。

    现在的嵌入式CPU发展十分迅速,主频已经迈过1G大关,运算能力不是问题,用CPU+软件,用来取代专用的图像引擎,能降低成本,还能更加有效的改进功能,修复错误。

  • 我们来看看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乐Phone手机在安装Camera 360软件后拍摄的几张照片,上面几张照片都没有经过单独的后期处理,处理都是在拍摄后立即完成的,这些不同于普通拍摄的模式,完全都是软件实现,而且可以扩展,可以自行加入一些拍摄风格或者模板,它大大的增加了拍摄的乐趣。iPhone上也有类似软件,实现类似的效果。这说明,使用软件替代专用的图像引擎是可行的,而且做得一点都不差。

    更重要的是,这类软件还可以做得更好,试想一下一个类似于光影魔术手的软件,被集成到相机当中,那会是多么的强大,这并不是梦想,只是有没有人愿意开发的问题。借助通用平台,还能帮助厂商分担很多开发方面的成本,厂商的赢利点不应该在这里,而是在其他地方,后面的文章我们还会说到。

    网络化

    如果只是利用通用平台取代专用处理引擎,还不足以产生足够大的吸引力,相机应该深度网络化才是正道。

    和数码相机诞生之初相比,如今的网络环境已经大大的不同,网络已经不再是一个单向的信息平台,而是一个互动平台,微博、社交、相册、视频、网盘的应用非常之多,但没有一个相机厂商在考虑如何整合这些资源。

  • 网络接入方式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WiFi、3G等无线技术都处于大面积普及的状态,在城市的大部分地方,都有着无线网络的覆盖,它为各类设备对接提供了应用基础,相机也应该加快对无线的应用。现有的部分相机型号开发了部分基于WiFi的功能,但主要是为了操控的便利而设计,也有极少数的可以与指定的电脑通讯,拍摄完成后将照片传回指定位置。但这种应用程度实在太浅了,浪费了这么好的网络环境。

    我们想象中的网络功能,应该支持WiFi和3G网络,它除了可以本地存储之外,还可以将拍摄的视频、照片传送了指定的微博、网络相册或者网盘。实现快速的存储和发布,与朋友即时的分享你现在所看到的,这才是真正的网络时代的相机。至于局域网组网,那就是最简单的功能了,利用WiFi与PC组网,可以实现不用任何连接线就直接从相机中导出照片,忘记那些数据线吧。

    应用还可以进一步的丰富。相机中还应该加入GPS定位功能、方向识别的功能,当你处于某坐标,朝着那个方向拍摄时,这些信息都可以存储到相片的EXIF信息当中,有了这些信息,不只是可以保住用户记录确切地址,还能增加交互性,例如用户可以将坐标、方向的参数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检索出附近的照片给用户作为拍摄参考,也可以查找附近的摄影爱好者等。服务器甚至可以根据拍摄者所处地点的环境,提供建设性的拍摄建议,例如发现用户所在地正在下雪,服务器便提示需要进行适当的曝光补偿等等。在拍摄星空时,这种提示也会很有意义,例如你朝向某个方向,向上多少度,曝光多长时间,就可以拍摄到某星座等等。

    这都是老式数码相机无法实现的功能,但现有的技术条件,却完全可以实现,只不过没有厂商在做这种整合工作而已。我们暂且把这种新类型的相机称为智能网络数码相机。

    赢利模式

  • 前面说到,利用图像引擎的独特性来保持吸引力,已经不再是合理的盈利模式了。如果前面所说的能成为现实,那么,这台相机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相机了,而是一个网络相册、微博或者网盘的客户端,它是需要长期持续不断接受服务的,因此这类智能网络数码相机的赢利点在服务。

    当用户买回一台相机后,便可以获得一定空间的网络存储空间,当空间不够用时,可以通过付费方式扩容,或者通过付费方式来增加网络功能(可参照QQ会员的功能盈利模式)。这是一种简单的盈利模式。

    相机厂商搭建网络相册并提供服务可能存在困难,但可以联合一些现成的网络服务提供商来联合提供服务,例如Google、Sina、腾讯等,还可以和电信运营商来进行捆绑。使用智能网络数码相机的用户肯定会用到数据通讯业务,如果能和电信运营商达成协议,实施硬件与业务、服务的捆绑。捆绑方式可以非常灵活,这里不再详细讲述,运营商也非常希望能看到一个提高3G网络利用率的应用方式出现。

    如果厂商提供的网络相册这类的服务能吸引网友、用户相互访问,它就具备成长为一个巨大的交互平台的可能,现在Adobe、yahoo、google等都在看好这类服务,如果有无数智能网络数码相机作为客户端,这个平台的成功概率会大的多。当平台形成的时候,其商业价值也就出现了(版权交易、巨大的流量、海量的带新闻价值的照片等),它或许能甩开客户端实现单独盈利,客户端贴钱卖换人气也不是不可能的。

    谁能盈利?

    智能网络数码相机作为独立使用的产品意义不大,它失去网络就失去了最大的应用价值。而传统的相机厂商,对于提供全面优质网络服务并不是那么在行。如果由网络服务提供商去主导智能网络数码相机设计呢,也会面临很大的障碍,用户会对有网络服务商设计相机放心?显然不会,相信没有几个人愿意使用Google、腾讯或者新浪牌的相机,除非超低价销售。运营商也同样面临着其他问题。相机制造商、网络服务商和电信运营商协同合作时,这类产品就会有一个很好的前景。这是以前各类相机设计营销当中没有遇到的。

    目前来说,各方都没有能力单独的去设计智能网络数码相机并提供相应的服务,最好的模式就是合作,但利益分成将会是个巨大的障碍,成败或许就在其中。

    未来

    无需置疑,智能化网络化是必然趋势,低端相机会更快的适应这种趋势,中高档的产品也会逐渐的实现智能化和网络化。某些高端的智能手机,通过安装软件,也能实现前面说描述的这些功能,只是画质有些尴尬。

    谁会抢占先机?这个问题会非常难以回答,现有的几大相机品牌,在技术上都偏向保守,在某种程度上达成默契,实施联合垄断。

    或许最终获得成功的是新兴品牌,就像苹果在随身听、高端智能手机领域迅速崛起那样,将老资格的品牌扫地出门。设计智能网络数码相机的关键不在硬件,而在资源组合方面,似乎苹果、戴尔、惠普、联想这类公司会更加具有优势。

    总结与畅想一番

    最后再来总结与畅想一下智能网络数码相机的主要特点。

    • 采用通用型嵌入式CPU
      采用android(或其他)操作系统
      内置类“光影魔术手”的拍摄和后期一条龙软件
      大量可升级、更换的影像模式和模板
      自制模板可与他人分享
      支持3G、WiFi通讯
      支持本地存储
      可通过WiFi与计算机连接传输数据和更新软件
      支持网络存储,服务器端自动对图片分类(根据GPS坐标、颜色、内容、EXIF)
      支持将图片和视频发布到网络相册、微博等,与朋友实时分享
      内置GPS和方向定位
      支持查找你附近的摄影爱好者
      根据方向定位判断是否逆光,给出合理提示
      服务器可根据GPS定位自动提示附件还有附件其他什么景区
      服务器可根据GPS定位信息检索公开相册中“附近”的图片
      服务器根据GPS定位计算所在地,给出当地值得拍摄的风土人情提示
      服务器根据GPS定位计算所在地,结合坐标所在地天气预报给出合理的拍摄参数参考。
      服务器根据时间、GPS、方向给出当前对应的天空有什么星座,并给出合理的拍摄参数。
      ……

    几乎想得到就能做得到,智能网络数码相机的可玩性和实用性明显会更加好,我们也热烈的期待着类似产品的问世。

    注:本文涉及的“智能网络数码相机”的创意均来自Soomal工作室,任何个人和商业团体可以自由的不受限制的使用该创意,但在应用该创意之余,请提及来自Soomal。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219.134.***.***
    219.134.***.***
    发表于2011.02.13 15:07:02
    42
    03
    发表于2010.07.09 11:39:04
    37
    03
    出门带东西太多无法取舍,都只能干自己的活儿
    就拿它们的视频功能说吧,手机只能放MTS,NDSi只能放MPG,GPS只能放AVI(还不带字幕且AVI兼容差),各是各大平台和os,很希特。PC上这只用一个完美解码就能解决掉的事情……
    哪天哪家一统这平台,那就牛逼大了。
    苹果的iPad有那么点这意思,还大了点……
    发表于2010.07.08 23:21:51
    36
    03
    近日脑子乱,简略说些,有词不达意或错漏的,请包涵指正

    之前所写观点,源于DC的产品属性,相机和PC等产品不同,无通用的标准规范体系,不仅是厂商维护自我利益,更由于对影像的理解和倾向各自不同,同一样事物,各品牌DC出片颜色表现有相当差异,也体现了产品差异化和各家特点……

    1、厂家不会外包相机软件系统,因这不是应用程序而是固件,牵涉到底层硬件调用和数据处理(包括降噪),而这些是核心技术,怎肯假手他人~
    数码相机核心部分:CCD或CMOS传感器、图像处理芯片、镜头、算法。前3项可以自行研发或购买,算法全靠自行研发和积累,处理、降噪就指它了。Nikon、Canon已经发展到ISO 102400可用,这是以前无法想象的

    无论MAC OS或iPhone现在的IOS,苹果只需建立基本的架构体系和关键模块,然后提供开发工具就行了,自有开发者来添砖加瓦,Android类似。但相机厂商作为硬件厂商,自行解决是优先选择,以免使用别人平台及工具而引发或多或少的限制与依赖
    ——详细阅读
    发表于2010.07.08 22:00:05
    35
    03
    1000万只是眼下拍照手机的标配了

    800万像素的智能手机比比皆是
    发表于2010.07.08 17:37:20
    34
    119.070.***.***
    119.070.***.***
    33
    03
    这种设备面对现在1000万像素镜头附带闪光灯可以拍摄高清短片的智能手机有何优势?
    发表于2010.07.08 17:02:19
    32
    218.069.***.***
    218.069.***.***
    1、通用平台的费用不会太高的,大量的开发可以交给体外公司完成,例如iphone,苹果真正做的程序并不多
    2、现在的arm处理器已经很快了,苹果的a4,跑飞车都很流畅,发热量也很低,这种档次的u做一些图像处理,应该会很快的,再说,过十多个月性能就翻番的规律也适合arm,到时处理速度就更不是问题了。关于触摸,如果能做到iphone那种水准,我觉得不会有多少用户会排斥。
    3、对于相机来说,连续几个小时的工作就足够了,3g wifi能费的电占比不会太大
    4、很多应用,都是先吃螃蟹的死了,网络分享和国情关系不大。。。。。。国情不是借口,基本天朝说要和谐要和谐,网络依然在迅速普及,国情从来不是障碍,障碍在于用户需求是否真正强烈
    5、GPS定位是没问题的,联想的乐phone不就有吗,就算没有GPS定位,还有基站定位呢
    发表于2010.07.08 16:06:13
    31
    几篇系列文章细读下来,发现soomal在酝酿一个很大的计划,这几篇文章的价值,现在是看不透的,难怪很多网友已经跟不上soomal的思路了。soomal在拨云见日,就看哪些企业有心了。不禁联想起多年前短歌行的MP3预测。。。。。
    发表于2010.07.08 02:31:09
    30
    058.251.***.***
    058.251.***.***
    发表于2010.07.08 00:25:33
    28
    03
    近年DC同质化现象严重,所谓新机型基本换汤不换药,无非升级了传感器像素数量,由于降噪能力有限(牵涉到算法及芯片处理速度、耗电、发热),画质一般甚至有下降趋势,光学变焦倍数、ISO标称节节攀升但缺乏实际可用性……

    对于文中若干设想的初步考虑:
    1、采用通用型嵌入式CPU 和 采用android(或其他)操作系统
    可行~看个厂商软件优化及二次开发能力而定,实际费用未必比目前减少

    2、内置类“光影魔术手”的拍摄和后期一条龙软件
    机内处理能力有限,缓慢,虽有办法提升,相应也会加大耗电与发热量,且视觉效果不佳,就目前DC尺寸而言,3寸显示屏基本已是极限,再大则操作按键难以安排,便携性随即降低……解决方法为使用触摸屏,只是现阶段触屏DC的操作感……
    ——详细阅读
    发表于2010.07.07 22:36:44
    26
    061.150.***.***
    061.150.***.***
    你的这些设想完全可以用传统数码相机(需要TF卡或者和手机兼容的存储卡)+3G手机做到,所以估计没有厂商会对这个想法感兴趣的……
    发表于2010.07.07 21:35:41
    25
    03
    最多的普通相机用户大多是1-2个月才用一次,在这样的前提下,诸多的附加功能所造成的价格上涨并不能带动销量的上升。目前的相机发展应该还没到这一部。手机走这一部是因为这个东西大家天天都在用。
    发表于2010.07.07 19:40:04
    24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8023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